找到相关内容37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毗婆沙论》佛陀论之探讨(1)

    派对于“菩萨”的界定是在于:一、“菩萨”是否有修习妙相业的果德,二、由“菩提萨埵”来说明欲成就佛果的“菩萨”。所以《大毗婆沙论》对于“菩萨”的见解有其特别之处了。   (二)“菩萨”的修习时间长短  ...

    釋慈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2446010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新旧译唯识的定位与评析

    的经典很多,思想难免混乱,有些误解大乘空义;有些则依如来藏我的思想而重如来果德,倾向一乘;也有倾向易行、秘密的。出身说一切有部,受阿毗达磨论者、譬喻师、经部师精思密察学风影响的无著(336-445)、...

    陈 一 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0046087.html
  •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(1)

    道的不同根性,佛性,发菩提心的尊胜,都已说到了。大乘道,发愿以后,就应该见于实行。说到菩萨的正行,就要先论到菩萨行所不可少的要素。声闻乘与缘觉乘,是通于因果的。但大乘中,重于因行的,名菩萨乘;重于果德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046273.html
  • “正性离生”概论

    观察忍);随法者对五蕴等法,得以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(或得增上观察忍)。但二者修为果德的成就并无不同皆为“超升、离生、越(或离)凡夫地、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,必得须陀洹果(或未得须陀洹果,乃至未命终,...

    释成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70746315.html
  • 佛教与超个人心理学的对话(五)

    佛教与超个人心理学的对话(五)  第五个障碍:修慧的认知失调圆舞曲   法师:这种信心疗法在大乘佛教有非常悠久的历史,因为大乘主张人人应信解如来法身的果德,才能以智能查证「疾病本空」的道理,让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大失调的苦患自动消失。问题是这种「观析治病」的智能法门,没有几个人做得到。所以,天台智者大师指出玄观不行的人可以令心王住于丹田、足下或患部,或是善用各种呼吸气息的调节法门,也能除灭病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4146369.html
  • 法藏 大乘起信论义记 及元晓与见登的相关述记关于一心开二门的阐释:

    隐覆藏义,融合了唯识思想强调如来藏于因位之中是隐覆藏,二者则是站在果位果德的立场来论述如来藏三义,本文在此一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的思想史反省中指出: ?大乘起信论? 的一心开二门是一种对于两种如来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546643.html
  • 嘉祥吉藏的“十如是”解释

    果,更起应用义为报。又法身为果,报身为报。[48]  一切智为“果”,福德为“报”;佛的果德为“果”,佛果能兴作种种应用为“报”;佛本体的法身为“果”,佛受用的报身为“报”,整体而言,“果”是就修行的...

    黄国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0146834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初探-以《大智度论》为主(1)

    “究竟”对比而出,因此未达“究竟”、圆满之前的自利或利他德行都可称为方便;亦即能成就果德之前所有因行,皆可名为方便,如《大智度论》卷31云:  无所著为智慧相,能成事为方便相。[68]  方便具有多义...

    释安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0846995.html
  • 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(2)

    菩提心的心理功能,但是二者强化的程度还是有差别的。由于佛的庄严身像较之名号更具体、更能象征佛的果德,所以在强化的效果上理当更胜一筹。但是比起信解自身“原本具足如来智慧光明德相”...

    释如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1947162.html
  •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(2)

    烦恼,即名顿者,即不应修断?何以复有渐修?渐修即是烦恼未尽,因行未圆,果德未满,何名为顿?顿即非渐,渐即非顿,故曰相反。如下对会,即顿渐非唯不相乖,反而乃互相资也。   (十)师资传授须识药病者:禅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447542.html